搜索
首页 《师厚还朝》 谘询故事要蒋父,讲正大体须贾谊。

谘询故事要蒋父,讲正大体须贾谊。

意思:咨询惯例要蒋父,研究正大体需要贾谊。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师厚还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闻公之句三十年》,作者通过对某公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某公的敬仰之情。 首段作者表达了对某公的敬仰之情,他一直遗憾没有在更早的时候与某公相识,每一次见到某公都感到心灵被深深陶醉。 第二段作者赞扬某公的才华横溢,词章豪放,辩论犀利,令人畏惧。作者还提到某公需要向蒋父请教故事,需要贾谊的讲正大道理。 第三段作者赞扬某公的用人之道,指出用人最忌讳的就是用不合适的人,希望某公不要使自己感到遗憾,不要使自己感到自己是在与庸俗的官吏交往。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某公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用人之道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和赞美之情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某公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用人之道的深刻思考和关注。这首诗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公之句三十年,常恨与公不相值。
岂期今乃出门下,每一见公心自醉。
词章豪荡已难敌,辨论注射尤可畏。
谘询故事要蒋父,讲正大体须贾谊。
荆山拾玉抵乾鹊,虞坂装盐压良骥。
用人最忌非所宜,愿莫使公嗟俗吏。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贾谊

    读音:jiǎ yì

    词语解释

    ⒈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太中大夫。因好议论国家大事,遭大臣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有《吊屈原赋》、《鹏鸟赋》和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等名作。今人辑有《贾谊集》。

  • 大体

    读音:dà tǐ

    繁体字:大體

    短语:横 光景 大体上 盖 约 大约

    英语:in general

    意思:(大体,大体)

     1.重要的义理,有关大局的道

  • 故事

    读音:gù shì

    繁体字:故事

    短语:本事

    英语:tale

    意思:
     1.旧事,旧业。
      ▶《商君书•垦令》:“知农不离其故事,则革必垦矣。”
      ▶

  • 谘询

    读音:zī xún

    繁体字:諮詢

    解释:1.征求意见。 2.询问﹐打听。

    造句:

  • 正大

    读音:zhèng dà

    繁体字:正大

    英语:honest; upright; aboveboard

    意思:
     1.弘正极大。
      ▶《易•大壮》:“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