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春过仓园啜茗初台赋示主人》 岩峦层累含晴出,步履依稀入画同。

岩峦层累含晴出,步履依稀入画同。

意思:山峦层层叠叠含晴出来,步鞋依稀画入同。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初春过仓园啜茗初台赋示主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飘袂来寻梅蕾红,池头亭角起春风》,它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作者感受的诗。通过对梅蕾红、春风、山峦、步履、桥、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首联“飘袂来寻梅蕾红,池头亭角起春风”,诗人描绘了梅蕾的红艳和春风的到来,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飘袂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梅蕾的美丽和诱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追寻和寻找。亭角起春风,则描绘了亭子的春意盎然,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颔联“岩峦层累含晴出,步履依稀入画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峦的层累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步履依稀入画同,则表达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中。 颈联“隔茗长桥疲跛鳖,回香一水照惊鸿”,诗人通过描绘茗长桥和一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疲跛鳖和惊鸿,形象地描绘了桥和水的美景,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尾联“歌怀坐接南朝梦,输借丝笔作钓翁”,诗人通过歌怀和南朝梦,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输借丝笔作钓翁,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态度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它是一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诗,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飘袂来寻梅蕾红,池头亭角起春风。
岩峦层累含晴出,步履依稀入画同。
隔茗长桥疲跛鳖,回香一水照惊鸿。
(主人教曲女弟子曰惊鸿适来游)歌怀坐接南朝梦,输借丝笔作钓翁。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入画

    读音:rù huà

    繁体字:入畫

    意思:(入画,入画)
    进入画境。多用于形容景物优美。
      ▶唐·韩偓《冬日》诗:“景状入诗兼入画,言情不尽恨无才。”
      ▶清·陈梦雷《建溪舟行》诗之三:“远村皆入画,怪石尽为

  • 步履

    读音:bù lǚ

    繁体字:步履

    英语:stride

    意思:
     1.行走。
      ▶唐·郑巢《赠蛮僧》诗:“近来慵步履,石藓满柴扉。”
      ▶宋·司马光《辞三日一至都堂札子》:“但两足

  • 依稀

    读音:yī xī

    繁体字:依稀

    短语:迷蒙 盲目 若明若暗 迷茫 隐约可见 模糊不清 糊涂 恍惚 飘渺 影影绰绰 黑糊糊 恍 模糊

    英语:dimly

    意思:

  • 岩峦

    读音:yán luán

    繁体字:岩巒

    解释:1.高峻的山峦;山峦。

    造句:

  • 层累

    读音:céng lèi

    繁体字:層纍

    意思:(参见层累,层纍)

    解释:1.亦作\"层累\"。重叠。 2.谓逐层积累。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