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文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赠左仆射兼侍中刘公挽》
秋风暮江起,凄咽逝波声。
秋风暮江起,凄咽逝波声。
意思:
秋风暮江起,凄咽逝波声。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观文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赠左仆射兼侍中刘公挽》
全文赏析
【原题】:
观文殿大学士刑部尚书赠左仆射兼侍中刘公挽辞三首
相关句子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最可悲兮。
-- 出自《秋风悲》作者:[宋]徐集孙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落叶飞。
-- 出自《秋风悲》作者:[宋]徐集孙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陇穗萎。
-- 出自《秋风悲》作者:[宋]徐集孙
秋风悲,秋风悲,秋风悲兮塞角吹。
-- 出自《秋风悲》作者:[宋]徐集孙
秋风恶,秋风恶。
-- 出自《偈倾一百六十九首》作者:[宋]释智朋
澹云低、暮江空。
-- 出自《燕归梁·白玉搔头坠髻松》作者:[宋]吴文英
暮江寒,人响绝。
-- 出自《更漏子·小窗前》作者:[宋]向子諲
经宿雨、暮江披。
-- 出自《凤衔杯》作者:[宋]杜安世
天远暮江迟。
-- 出自《菩萨蛮·青春背我堂堂去》作者:[宋]赵彦端
暮江寒碧萦长路。
-- 出自《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作者:[宋]朱熹
扁辰暮江旧泊。
-- 出自《解连环·乍寒帘幕》作者:[宋]黄廷璹
东睇起凄歌。
-- 出自《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五》作者:[南北朝]谢惠连
两班森道傍,暮起凄黯色。
-- 出自《秋宵辞》作者:[宋]白玉蟾
冤气不绝起凄风,满眼山川无草木。
-- 出自《过高平县》作者:[宋]李复
后代儿孙无著莫,忍听萧瑟起凄风。
-- 出自《赞应庵华》作者:[宋]释文礼
波声渔笛。
-- 出自《六么令·淡烟残照》作者:[宋]柳永
波声未定。
-- 出自《齐天乐·阑干只在鸥飞处》作者:[宋]史达祖
涧风平,波声渺。
-- 出自《迷神引·白玉楼高云光绕》作者:[宋]朱雍
平压波声小。
-- 出自《青玉案·结堂雄占云烟表》作者:[宋]赵长卿
枕底波声小。
-- 出自《点绛唇·水驿凝霜》作者:[宋]张元干
诗句原文
特起来南国,登庸历宰卿。
立朝弦载直,遇物称如平。
一梦荣华尽,千年封禭成。
秋风暮江起,凄咽逝波声。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秋风
读音:
qiū fēng
繁体字:
秋風
英语:
autumn wind
意思:
(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