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居杂诗九十首》 稍脱蒸郁苦,顿觉心境空。

稍脱蒸郁苦,顿觉心境空。

意思:逐渐摆脱蒸腾苦,顿时觉得心境空。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七月正流火,晚饭净刹中》是一首描绘夏日傍晚时分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夏日的傍晚,享受着宁静、清新的氛围,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的变化和愉悦。 首两句“七月正流火,晚饭净刹中”,直接点明了季节和时间。七月,正值夏末秋初,傍晚时分,人们常说的“流火”季节特点跃然纸上。而“晚饭净刹中”则描绘了晚饭时刻的宁静氛围,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接下来的四句,“稍脱蒸郁苦,顿觉心境空。放意览翠岫,徐行迎好风。”描绘了诗人在这种氛围下的感受和行为。他摆脱了白天的蒸郁,感到内心一片清新。他放意览看,翠绿的山峦在眼前流动,随着微风慢慢行走,享受着自然的恩赐。这些描述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愉悦和放松。 最后两句,“得来喜不彻,此赐皆天公。”是诗人对这种美好体验的总结,他感到欣喜不已,这种美好的体验都是上天赐予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夏日傍晚的美好场景,以及诗人在此场景下的感受和行为。它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愉悦和放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激之情。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优美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月正流火,晚饭净刹中。
稍脱蒸郁苦,顿觉心境空。
放意览翠岫,徐行迎好风。
得来喜不彻,此赐皆天公。

关键词解释

  • 顿觉

    读音:dùn jué

    繁体字:頓覺

    意思:(顿觉,顿觉)
    佛教语。犹顿悟。
      ▶元·邓文原《重刻<禅源诠>序》:“自顿觉至成佛,十重为净;自不觉至受报,十重为染。”参见“顿悟”。

  • 心境

    读音:xīn jìng

    繁体字:心境

    短语:心思 心怀

    英语:frame of mind

    意思:
     1.佛教语。指意识与外物。
      ▶唐·希运《黄檗山断际禅师传

  • 蒸郁

    读音:zhēng yù

    繁体字:蒸鬱

    意思:(蒸郁,蒸郁)

     1.唐·柳宗元《非<国语>上•三川震》:“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
      ▶《埤雅•释木》:“今江、湘、二浙,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

  • 觉心

    读音:jué xīn

    繁体字:覺心

    意思:(觉心,觉心)
    佛教语。谓能去迷悟道的心。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尊生》:“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禅家谓之觉心。”

    解释:1.佛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