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林子高》 谏苑旧知欣有信,漆坊新隐叹无邻。

谏苑旧知欣有信,漆坊新隐叹无邻。

意思:谏苑旧知道欣有信,漆坊新隐感叹没有邻居。

出自作者[宋]叶适的《送林子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理想的思考和追求。 首句“老我追随亦賸人,研轩标格久成尘。”表达了作者对追随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年老力衰的感叹。研轩标格,指的是研轩先生的品格和风范,作者自比为研轩先生,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然而,岁月如梭,自己的品格和风范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尘封。 “意先远水常趋海,节与修篁自作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远水常趋海,意味着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超越自我。修篁自作筠,则表达了自我节操的坚守,如同修长的竹子一样坚韧不屈。 “谏苑旧知欣有信,漆坊新隐叹无邻。”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不同人生选择的看法。谏苑有信,指的是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守,这是作者一直以来的信仰。漆坊新隐,则表达了对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但同时也感叹没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最后,“梅花应待行时发,野岸山房探得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的热爱。梅花开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作者希望在野岸山房中寻找到春天的气息。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理想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不同人生选择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我追随亦賸人,研轩标格久成尘。
意先远水常趋海,节与修篁自作筠。
谏苑旧知欣有信,漆坊新隐叹无邻。
梅花应待行时发,野岸山房探得春。
作者介绍
叶适(1155年-1223年),字君实,号梅溪渔隐,是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出生于福建福州,早年曾在金华、杭州等地任官,但因政治观点与当时的权臣相悖而屡遭罢免。后来他辞官回家,深居简出,专注于写作和艺术创作。

叶适的诗歌以咏物、山水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充满雅趣;他的散文则多写闲逸、隐居,反映了一种超然世外的境界。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画家,擅长隶书,其作品流畅自如,气度雄浑,代表作有《蘭亭序》等。叶适不仅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有很高成就,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主张“心外无物”,反对功利主义和崇拜权势。

总的来说,叶适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入《全宋诗》和《册府元龟》等多部经典,成为了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旧知

    读音:jiù zhī

    繁体字:舊知

    意思:(旧知,旧知)
    犹故交。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吾备旧知,故陈至情。”
      ▶南朝·宋·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时为豫章太守庾被徵还东》诗:“方舟析旧知,对筵

  • 谏苑

    读音:jiàn yuàn

    繁体字:諫苑

    意思:(谏苑,谏苑)
    谏官官署。
      ▶宋·苏轼《次韵朱光庭<初夏>》:“谏苑君方续承业,醉乡我欲访无功。”

    造句:自撰

  • 无邻

    引用解释

    1.没有伴侣。 唐 孟浩然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诗:“坐歌空有待,行乐恨无邻。”

    2.无与伦比。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

    读音:wú lí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