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武夷歌》 欲访仙迹兮搜剔地灵,遡洄乘舟兮陟险杖藜。

欲访仙迹兮搜剔地灵,遡洄乘舟兮陟险杖藜。

意思:要想访仙迹啊搜剔地灵,遡来回坐船啊险险杖藜。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武夷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武夷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自然美景和神秘气息的赞美。 首句“天下武夷兮第一山溪”直接点明武夷山的重要地位,将其视为天下第一山溪,表现出诗人对武夷山的极高评价。 “升真有洞兮大王天柱交相齐”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风光,洞、天柱等景观交相辉映,引人入胜。 “幔亭结云霞兮彩桥跨虹霓”一句,运用了云霞、彩桥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武夷山的神秘气息,使人仿佛看到了仙境般的景象。 “欲访仙迹兮搜剔地灵”表达了诗人对探寻武夷山神秘仙迹的渴望,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龙洞通天池兮岩鹤舞双翎,铁骨藏玉匣兮玉蜕和香泥”等句,进一步描绘了武夷山的神奇之处,如龙洞通天、岩鹤飞舞等,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的赞美和敬畏之情,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下武夷兮第一山溪,升真有洞兮大王天柱交相齐。
不知何年中秋兮玉帝赐宴会曾孙,幔亭结云霞兮彩桥跨虹霓。
欲访仙迹兮搜剔地灵,遡洄乘舟兮陟险杖藜。
身轻欲生羽翰兮们烟萝而蹑天梯,下视人境杳邈兮但见乱峰参错相高低。
龙洞通天池兮岩鹤舞双翎,铁骨藏玉匣兮玉蜕和香泥。
月浸观音石兮恍有金身现普陀,风号玉女峰兮疑是湘江虞妃啼。
仙馆学堂兮闻书声,丹炉茶灶兮晓烟迷。
船架半壑兮使星会泛河汉归,机留古洞兮天孙去作牵牛妻。
棋盘开岩石兮钓台瞰晴川,岩有虎啸兮窠有金鸡栖。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地灵

    读音:dì líng

    繁体字:地靈

    英语:kobold

    意思:(地灵,地灵)

     1.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 仙迹

    读音:xiān jì

    繁体字:仙跡

    解释:1.仙人的遗迹或行踪。

    造句:

  • 杖藜

    读音:zhàng lí

    繁体字:杖藜

    英语:Chenopodium giganteum

    意思:
     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
      ▶《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