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伏牛长老偈二首》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意思:不算菩提和阐提,只是应该拿着方便迷。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与伏牛长老偈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富含深刻的佛家哲理,同时又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修行之路的理解与体悟。整首诗在表达上富有层次,寓意深远。 首句“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提出了佛家的一种观念,即执著是产生迷惑的根源,无论是菩提还是阐提,只要存在执著,就会产生迷惘。这里体现了佛家倡导的超脱与放下,以及对于执著的警醒。 接下来,“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执著比作指向清凉地的无端行为,而这种行为会导致像胡僧在雪岭西被冻杀一样的后果。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执著的危害,以及放下执著的重要性。 然后,“长绳不见系空虚,半偈传心亦未疏。”一句,又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真谛。长绳系空虚,意味着执著于虚无,而半偈传心,则体现了用心去领悟真谛的过程。这句话表达了修行者需要超越物质的束缚,用心去领悟真理。 最后,“推倒我山无一事,莫将文字缚真如。”一句,以推倒山岳的象征,表现了放下我执,解脱束缚的境界。同时告诫人们不要被文字所束缚,要超越文字的表面意义,去领悟真正的道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佛家哲理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修行的真谛和过程,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体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
长绳不见系空虚,半偈传心亦未疏。
推倒我山无一事,莫将文字缚真如。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菩提

    读音:pú tí

    繁体字:菩提

    英语:bodhi

    意思:
     1.佛教名词。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觉”、“智”、“道”等。佛教用以指豁然彻悟的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

  • 执著

    解释

    执著 zhízhuó

    [persist in] 即“执着”。佛教指专心注意人世间事物而不能超脱,后来泛指固执或拘泥

    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白居易《传法堂碑》

    <

  • 不算

    读音:bù suàn

    繁体字:不算

    英语:not very

    意思:
     1.无数。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
      ▶何焯《义门读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