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离阙下日感恩》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意思:二年尘冒处中台,很高兴能回到南方退不才。

出自作者[唐]李建勋的《离阙下日感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在离开官场回到家乡之后,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景色,内心深处产生的复杂情感。 首联“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作者在官场中沉浮已有两年,终于得以南归,摆脱了官场束缚,表达出一种解脱和欣喜的情绪。 颔联“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描述了作者离开官场后,仍然受到他人的关心和礼遇,表达出一种感激和不舍的情绪。 颈联“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作者开始表达对官场的反思和内心的矛盾情绪。他不知道该如何报答天地的恩情,反而对着江山思考,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迷茫。 尾联“斜日苇汀凝立处,远波微飏翠如苔”,作者在夕阳下站在芦苇汀边,看着远处的波光粼粼,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感。这里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作者内心情感的象征。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官场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矛盾。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
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
斜日苇汀凝立处,远波微飏翠如苔。
作者介绍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南唐大臣 [1]  。(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年约八十一岁。

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还私第。嗣主李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中台

    读音:zhōng tái

    繁体字:中檯

    意思:(参见中臺)

     1.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次二星,曰中台。”
      ▶唐·白居易《司徒令公分守东洛移镇北都云云寄献以抒

  • 不才

    读音:bù cái

    繁体字:不才

    英语:without capability; unable; incapable

    意思:
     1.没有才能。
      ▶《左传•文公七年》:“此子也才,吾受子之

  • 尘冒

    读音:chén mào

    繁体字:塵冒

    意思:(尘冒,尘冒)

     1.谦词。犹言充数。
      ▶五代·李建勛《离阙下日感恩》诗:“二年尘冒处中臺,喜得南归退不才。”
     
     2.谦词。冒犯。

  • 处中

    读音:chǔ zhōng

    繁体字:處中

    意思:(处中,处中)

     1.居于中枢之位,意谓担任要职。
      ▶《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车丞相履伊·吕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