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池上作 西溪、南潭皆池中胜处也。》 澄澜方丈若万顷,倒影咫尺如千寻。

澄澜方丈若万顷,倒影咫尺如千寻。

意思:澄澜方丈如果万顷,倒影咫尺像千寻。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池上作 西溪、南潭皆池中胜处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西溪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首联“西溪风生竹森森,南潭萍开水沉沉”描绘了西溪的竹林茂密,潭水清澈,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颔联“丛翠万竿湘岸色,空碧一泊松江心”则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翠绿和江水的碧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颈联“浦派萦回误远近,桥岛向背迷窥临”则描绘了西溪的江河湖泊,给人一种广阔和神秘的感觉。 在描绘景色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泛然独游邈然坐,坐念行心思古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独自游荡时的思考和内心的孤独感。而“岂如白翁退老地,树高竹密池塘深”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溪风生竹森森,南潭萍开水沉沉。
丛翠万竿湘岸色,空碧一泊松江心。
浦派萦回误远近,桥岛向背迷窥临。
澄澜方丈若万顷,倒影咫尺如千寻。
泛然独游邈然坐,坐念行心思古今。
菟裘不闻有泉沼,西河亦恐无云林。
岂如白翁退老地,树高竹密池塘深。
华亭双鹤白矫矫,太湖四石青岑岑。
眼前尽日更无客,膝上此时唯有琴。
洛阳冠盖自相索,谁肯来此同抽簪?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万顷

    读音:wàn qǐng

    繁体字:萬頃

    英语:(fig.) A large area.

    意思:(万顷,万顷)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

  • 方丈

    读音:fāng zhàng

    繁体字:方丈

    英语:abbot

    意思:
     1.一丈见方。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白傅葬龙门山,四方过者,必奠卮酒;冢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泞。”

  • 咫尺

    解释

    咫尺 zhǐchǐ

    (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small]∶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 澄澜

    读音:chéng lán

    繁体字:澄瀾

    意思:(澄澜,澄澜)

     1.清波。
      ▶隋·虞世基《奉和幸江都应诏》:“澄澜浮晓色,遥林卷宿烟。”
     
     2.指澄清波澜。
      ▶唐·骆宾王《

  • 顷倒

    读音:qīng dǎo

    繁体字:頃倒

    意思:(顷倒,顷倒)

     1.倒下。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虽然打强且祗(抵)敌,终竟悬知自顷倒。”
     
     2.谓令人十分佩服或爱慕。

  • 千寻

    读音:qiān xún

    繁体字:千尋

    意思:(千寻,千寻)
    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晋·左思《吴都赋》:“擢本千寻,垂荫万亩。”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千寻铁索沉江底,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