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昭君村 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意思:到现在村女面,烧伤瘢痕形成。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过昭君村 村在归州东北四十里。》

全文赏析

不取往者戒,恐贻①来者冤
①贻:留。②昭君村:在今湖北秭归。五言古诗《过昭君村》,作于诗人赴忠州刺史任途中。这两句诗的后两句是:“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四句的意思是,因鉴于王昭君美丽出众而得到悲惨的遭遇,后来的村女们吸取前人的教训,恐怕受到同样的命运,都把面孔烧起许多瘢痕,破坏了她们的美貌。这个惨痛事实,读来令人心酸,是对昭君命运的怜悯,对皇室摧惨妇女的控诉,艺术概括深刻、尖锐,感人至深。同时,也是诗人借昭君遭遇,曲折地表示了自己的心境。--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诗佳句赏析》[url=][/url]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灵珠产无种,彩云出无根。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丽物难掩,遽选入君门。
独美众所嫉,终弃于塞垣。
唯此希代色,岂无一顾恩?
事排势须去,不得由至尊。
白黑既可变,丹青何足论?
竟埋岱北骨,不返巴东魂。
惨澹晚云水,依稀旧乡园。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遗老,指点为我言。
不取往者戒,恐贻来者冤。
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瘢痕

    读音:bān hén

    繁体字:瘢痕

    短语:疮疤 瘢 疤

    英语:scar

    意思:
     1.创口或疮口留下的痕迹。
      ▶《北史•崔赡传》:“赡经热病,面多瘢痕。”

  • 烧灼

    读音:shāo zhuó

    繁体字:燒灼

    英语:cautery

    意思:(烧灼,烧灼)
    高温炙烫。
      ▶《晋书•五行志中》:“百姓讹言行虫病……又云,始在外时,当烧铁以灼之。于是翕然,被烧灼

  • 至今

    解释

    至今 zhìjīn

    (1) [up to now]∶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to this day;so far]∶直到今天

    引用解释

    直到现在。《楚辞

  • 村女

    读音:cūn nǚ

    繁体字:村女

    意思:乡村女子。
      ▶唐·李端《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诗:“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水浒传》第九回:“白髮田翁亲涤器,红颜村女笑当垆。”
      ▶鲁迅《花边文学•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