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独立》 独立溪烟絮帽斜,行人停路问三叉。

独立溪烟絮帽斜,行人停路问三叉。

意思:独自站在溪边烟絮帽斜,行人在路上问三叉。

出自作者[明]徐祯卿的《独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独立溪烟絮帽斜》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溪烟、柳絮、儿童、野雀等自然和人文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 首联“独立溪烟絮帽斜,行人停路问三叉”,诗人独立溪边,看到柳絮飘飞,行人停在路上询问三叉路口。这一句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儿童树底烧残叶,估客河中问酒家”,诗人看到儿童在树下烧残叶,而河中商客也在询问酒家所在。这一联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日暮啄饥喧野雀,天寒争宿集荒鸦”,诗人看到日暮时分,野雀因饥饿而喧闹,天寒时,乌鸦争相宿息。这一联描绘了乡村的寂静与生动并存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刻感受。 尾联“官桥寂寞梅花发,愁见南枝又岁华”,诗人站在官桥上,看到梅花独自开放,因愁而见南枝又岁华。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乡村生活的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留恋。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意象,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独立溪烟絮帽斜,行人停路问三叉。
儿童树底烧残叶,估客河中问酒家。
日暮啄饥喧野雀,天寒争宿集荒鸦。
官桥寂寞梅花发,愁见南枝又岁华。
作者介绍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擅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

关键词解释

  • 行人

    读音:xíng rén

    繁体字:行人

    短语: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

    英语:pedestrian

    意思:I

     1.出行的人;出征的人。

  • 独立

    读音:dú lì

    繁体字:獨立

    英语:to be independent

    意思:(独立,独立)

     1.单独站立。
      ▶《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唐

  • 斜行

    读音:xié xíng

    繁体字:斜行

    意思:
     1.倾斜的行列。
      ▶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斜行题粉壁,短卷写红笺。”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诗:“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