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会仙石》 当时曾舐淮南鼎,亦恐兹山自有仙。

当时曾舐淮南鼎,亦恐兹山自有仙。

意思:当时曾舔淮南鼎,恐怕这座自然有仙。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会仙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奉使群材笑拍肩,玉浆春酒已酡然。当时曾舐淮南鼎,亦恐兹山自有仙。》,作者是唐朝诗人李中。这首诗的开头“奉使群材笑拍肩”,描绘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场景:一群才华横溢的人奉命出使,欢声笑语,拍肩致意,场面热烈而和谐。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人才辈出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福。 “玉浆春酒已酡然”一句,描绘了出使途中的情景:美酒已经让众人陶醉,他们红光满面,神采奕奕。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出使途中的欢乐和友情的感受。 “当时曾舐淮南鼎”一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这里暗示了国家应该像淮南子所描述的那样,能够吸引天下英才,共同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亦恐兹山自有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神仙存在的信仰。这里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出使途中的欢乐场景和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友谊和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和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奉使群材笑拍肩,玉浆春酒已酡然。
当时曾舐淮南鼎,亦恐兹山自有仙。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淮南

    读音:huái nán

    繁体字:淮南

    英语:Huainan

    意思:
     1.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今特指安徽省的中部。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词:“长忆淮南岸,耕钓混樵渔。”

  • 当时

    读音:dāng shí

    繁体字:噹時

    短语:当年

    英语:then

    意思:(当时,当时)
    I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
       ▶《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