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月初四日大风雨近重阳无酒夜成二首》 塞雁又为江左客,菊花曾识晋时人。

塞雁又为江左客,菊花曾识晋时人。

意思:塞雁又为江南客,菊花曾认识西晋时人。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九月初四日大风雨近重阳无酒夜成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秋霖欲洗庾公尘,不管楼头客恨新。》是一首对秋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 首联“秋霖欲洗庾公尘,不管楼头客恨新。”中,“秋霖”指的是秋天的雨,“庾公”则是南朝诗人庾信,这里用来借指诗人的身份。“洗庾公尘”形象地描绘了秋雨的清新和洗涤作用,仿佛可以将人世间的烦恼和尘埃洗净。“不管楼头客恨新。”则表达了秋雨似乎无视人的情感,无论喜怒哀乐,它都照常下落,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冷静和客观。 颔联“塞雁又为江左客,菊花曾识晋时人。”则通过描绘塞外大雁和菊花来象征季节的更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大雁南飞,菊花开放,这些都是秋天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身份——他可能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或者是一个对历史有深深了解的人。 颈联“百年虚谷先生老,一纪严州太守贫。”这两句诗通过描述一位老者和一位贫穷的太守来表达人生的沧桑和不易。百年虚谷先生代表着一位年长者的沧桑和智慧,而严州太守的贫穷则暗示着人生不易,即使身居高位也不能完全摆脱贫困。 尾联“几向客右度重九。苦无佳句答良辰。”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阳佳节无法创作出佳句来表达内心的感慨。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赏菊、饮酒、吟诗作赋的时节,但诗人却苦于无法创作出满意的诗句来回应这个美好的时节。这既体现了诗人的遗憾和无奈,也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雨、季节更替、人生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不易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霖欲洗庾公尘,不管楼头客恨新。
塞雁又为江左客,菊花曾识晋时人。
百年虚谷先生老,一纪严州太守贫。
几向客右度重九。
苦无佳句答良辰。

关键词解释

  • 塞雁

    读音:sāi yàn

    繁体字:塞雁

    意思:亦作“塞鴈”。
     塞鸿。
      ▶唐·杜甫《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元·萨都剌《题扬州驿》诗:“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鴈一声霜满天。”

  • 江左

    读音:jiāng zuǒ

    繁体字:江左

    英语: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意思:
     1.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