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 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余欢尽酒卮。

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余欢尽酒卮。

意思:银台锁入需要回家去,不珍惜我竭尽酒杯。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首句“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诗人漫步在秋天的西垣,脚步变得缓慢起来,仿佛在欣赏秋天的美景。秋光如水,雨丝绵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诗人在下铜龙楼下遇到了一个闲客,在红药阶前拜访了以前的旧相识。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诗人描绘了秋天的雨点在承露的地方乱点,想起雨滴落在蓬草上的声音。这两句诗以细节描写的方式,生动地描绘了秋雨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余欢尽酒卮”,诗人意识到该回家了,于是拿起了钥匙,不吝惜再喝一杯酒来享受余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惜时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
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
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余欢尽酒卮。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银台

    读音:yín tái

    繁体字:銀檯

    解释:1.传说中王母所居处。 2.见\"银台门\"。 3.见\"银台司\"。 4.银质或银色的烛台。

    详细释义:1.本为宫门名。唐?李肇?翰林志:『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不惜

    读音:bù xī

    繁体字:不惜

    英语:not stint

    意思:不顾惜;不吝惜。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

  • 酒卮

    读音:jiǔ zhī

    繁体字:酒卮

    意思:盛酒的器皿。
      ▶北周·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卮。”
      ▶《北史•魏濮阳王顺传》:“以银酒卮容二升许,悬于百步外,命善射者十余人共射,中者即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