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友人悼亡》 宝镜尘昏鸾影在,钿筝弦断雁行稀。

宝镜尘昏鸾影在,钿筝弦断雁行稀。

意思:宝镜尘埃昏鸾影子,钿筝弦断雁行稀。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和友人悼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但悲伤的女子形象,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首句“玉貌潘郎泪满衣”直接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悲伤。用“玉貌”来形容女子之美,可见其容貌之秀丽,而“潘郎”则暗示了女子已婚的身份,同时也透露出她正在经历的哀愁。她的眼泪“满衣”,满溢的情感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以泪水倾诉。 “画罗轻鬓雨霏微”描绘了女子的服饰和头发。画罗的服饰,暗示了女子的高贵身份,而轻鬓雨霏微,则描绘了女子在雨中的形象,头发如雨中的轻罗般飘逸,鬓角在雨中显得更加柔美。 “红兰委露愁难尽”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愁绪。红兰委露,是愁绪的象征,也暗示了女子的心情如同红兰一样,充满了哀愁,难以言说。 “白马朝天望不归”则描绘了女子的期待和思念。白马朝天,表达了女子对远方的思念和期待,而“不归”则表达了她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诗句“宝镜尘昏鸾影在,钿筝弦断雁行稀”进一步表达了女子的哀愁和思念。宝镜尘昏,暗示了女子独自面对空房的寂寥,而钿筝弦断,则表达了她的思念之情如同断弦的筝一样无法延续。 最后两句“春来多少伤心事,碧草侵阶粉蝶飞”则直接表达了女子的哀伤和思念之情。春来伤心事,表明春天这个本该充满生机的季节,却让女子想起了更多伤心事。碧草侵阶,粉蝶飞,这些春天的景象在女子眼中却充满了哀伤,因为它们让她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但悲伤的女子形象,通过她的眼泪、服饰、愁绪、期待、思念和哀伤,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思念之情。这首诗的文字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貌潘郎泪满衣,画罗轻鬓雨霏微。
红兰委露愁难尽,白马朝天望不归。
宝镜尘昏鸾影在,钿筝弦断雁行稀。
春来多少伤心事,碧草侵阶粉蝶飞。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雁行

    读音:yàn háng

    繁体字:雁行

    英语:geese flying in a line-brothers

    意思:I
    亦作“鴈行”。
      
     1.侧身而进。形容恭谨。
      

  • 宝镜

    读音:bǎo jìng

    繁体字:寶鏡

    意思:(宝镜,宝镜)

     1.镜子的美称。
      ▶南朝·陈徐陵《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诗:“信来赠宝镜,亭亭似团月。”
      ▶唐·刘长卿《春镜》诗:“宝镜凌曙开,含虚

  • 尘昏

    读音:chén hūn

    繁体字:塵昏

    意思:(尘昏,尘昏)
    尘积昏暗。
      ▶唐·朱庆余《题开元寺》诗:“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宋·范成大《以狨坐覆蒲龛中》诗:“蠹蚀尘昏度几年,蒙茸依旧软如

  • 鸾影

    读音:luán yǐng

    繁体字:鸞影

    意思:(鸾影,鸾影)
    比喻女子身影。
      ▶唐·顾况《晋公魏国夫人柳氏輓歌》:“鱼轩海上遥,鸾影月中销。”
      ▶元·戴表元《浴蚕沙溪水为上饶陈烈妇作》诗:“烈妇何所言,

  • 断雁

    读音:duàn yàn

    繁体字:斷雁

    意思:(断雁,断雁)
    亦作“断鴈”。
     失群的雁;孤雁。
      ▶隋·薛道衡《出塞》诗之二:“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鴈声。”
      ▶唐·方干《别从兄郜》诗:“已唿断雁归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