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许栖林下,僧中老此身。
意思:如果允许在林下,和尚问老此身。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宿无可上人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偶来人境外,何处染嚣尘。倘许栖林下,僧中老此身》是一首描绘诗人远离喧嚣,遁入山林的隐逸之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屑。
首句“偶来人境外”,诗人以一种偶然的姿态来到了人世之外,仿佛是从喧嚣的世界中抽离出来,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境地。这里的“境外”并非实指地理位置上的境外,而是象征着诗人所向往的超脱世俗的境界。
“何处染嚣尘”一句,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明自己已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不再被世俗的尘埃所染。这里的“染”字用得巧妙,它不仅描绘了尘世的纷扰和尘埃,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纷扰的不屑和厌恶。
“倘许栖林下,僧中老此身”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山林中安家落户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林下”象征着山林幽静之处,“老此身”则表达了诗人对遁入山林、终老此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远离喧嚣、遁入山林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不屑。诗人的这种情感,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意象的运用,如“境外”、“染嚣尘”、“林下”等,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所向往的超脱世俗的境界。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