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直夜》 缭垣峣阙庆云深,画烛熏炉对拥衾。

缭垣峣阙庆云深,画烛熏炉对拥衾。

意思:缭墙高阙庆云深,画蜡烛熏炉对拥衾。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直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缭垣峣阙庆云深,画烛熏炉对拥衾》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宫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联“缭垣峣阙庆云深,画烛熏炉对拥衾”描绘了夜晚宫殿的景象,缭墙高耸,巍峨的宫殿在云雾中显得更加庄严,画烛和熏炉的香气与温暖的炉火相互映衬,诗人正对着被子拥抱着。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颔联“三殿夜签传漏箭,九秋霜籁入风琴”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宫殿的静谧和秋天的气息。三殿是指皇帝的寝宫,夜签是皇帝批阅奏折时用的竹签,漏箭是指古代计时器漏壶上的箭刻度,这里暗示着皇帝正在处理政务。九秋是指深秋时节,霜籁是指秋天的风声,风琴则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暗示着秋天的声音在风琴上回荡。这一联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声音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夜晚宫殿的静谧和秋天的气息。 颈联“阶前槁叶惊寒雨,天际孤鸿答迥砧”则描绘了夜晚宫殿外的景象。阶前枯叶被寒雨惊动,天际的孤鸿回应着远处的捣衣声。这一联通过细节的描绘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夜晚宫殿外的凄凉和孤独。 尾联“欹枕便成鱼鸟梦,岂知名路有机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欹枕是指斜靠着枕头,诗人沉浸在鱼鸟梦中,不知道人生的道路上有多少机心。这一联通过梦境的描绘和内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夜晚宫殿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缭垣峣阙庆云深,画烛熏炉对拥衾。
三殿夜签传漏箭,九秋霜籁入风琴。
阶前槁叶惊寒雨,天际孤鸿答迥砧。
欹枕便成鱼鸟梦,岂知名路有机心。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庆云

    读音:qìng yún

    繁体字:慶雲

    英语:Qingyun

    意思:(庆云,庆云)

     1.五色云。古人以为喜庆、吉祥之气。
      ▶《列子•汤问》:“庆云浮,甘露降。”
      

  • 缭垣

    读音:liáo yuán

    繁体字:繚垣

    意思:(缭垣,缭垣)
    围墻。
      ▶汉·张衡《西京赋》:“缭垣绵联,四百余里。”
      ▶宋·钱易《南部新书》己:“骊山·华清宫,毁废已久,今所存者唯缭垣耳。”
     

  • 峣阙

    读音:yáo quē

    繁体字:嶢闕

    意思:(峣阙,峣阙)
    指皇宫大门。因高大,故称。
      ▶汉·张衡《西京赋》:“正紫宫于未央,表峣阙于阊阖。”
      ▶《宋史•乐志十三》:“天仗回峣阙,皇舆入应门。”

  • 拥衾

    读音:yōng qīn

    繁体字:擁衾

    意思:(拥衾,拥衾)
    谓半卧以被裹护下体。
      ▶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籤•皇甫涍》:“只字不惬于心,片言无艷于目,蹋壁穷思,拥衾寤索,曾不少休。”
      ▶清·陈梦雷《西郊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