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出了长于过了桥,纸钱风裹树萧骚。

出了长于过了桥,纸钱风裹树萧骚。

意思:出了长在过了桥,纸钱风裹着树萧骚动。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过了长于过桥》,作者的名字没有在诗中给出,我无法直接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然而,我可以根据诗句的内容进行解读,并尝试理解作者可能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首先,“过了长于过桥”可能暗示了一种旅程的开始,可能是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者某种情感的转变。而“纸钱风裹树萧骚”描绘了一种凄凉、冷清的场景,似乎象征着离别、死亡或者失去的哀愁。纸钱在这里可能代表着对已故之人的怀念,或者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风吹树摇,纸钱飘散,给人一种淡淡的哀伤。 “若无六代英雄骨”一句,可能是在说如果没有那些英勇的战士,没有他们的牺牲和奉献,那么历史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璀璨的文化和壮丽的风景。这里的“六代英雄骨”可能指的是那些为了国家、民族而英勇奋斗的战士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和高尚品质构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 “牛首诸山肯尔高”一句,牛首诸山可能是作者眼前或心中所想的景象,而“肯尔高”可能表达的是对这些山的敬仰或者对它们高耸入云的赞叹。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这些山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也见证了那些英雄的伟大。 总的来说,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现在生活的感慨。它可能是一首怀古诗,也可能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无论哪种,这首诗都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出了长于过了桥,纸钱风裹树萧骚。
若无六代英雄骨,牛首诸山肯尔高。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纸钱

    解释

    纸钱 zhǐqián

    [joss paper] 迷信的人烧给死人、鬼神的铜钱形纸片

    引用解释

    迷信者在祭祀时焚化给死人或鬼神当钱用的纸片。亦可望空抛撒或悬挂墓地。形状有圆形方孔如铜钱者,也有

  • 长于

    读音:cháng yú

    繁体字:長於

    造句:

  • 萧骚

    读音:xiāo sāo

    繁体字:蕭騷

    意思:(萧骚,萧骚)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五代·齐己《小松》诗:“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宋·欧阳修《呈元珍表臣》诗:“披条泫转清晨露,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