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资韵答涧上丈人见寄》 幸有阳城山水在,更留佳处待夤缘。

幸有阳城山水在,更留佳处待夤缘。

意思:幸亏有阳城山水在,再留好地方等攀附。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资韵答涧上丈人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丈人一别今何阔,菊雨兰风自岁年》是一首对老人的赞美诗,表达了对老人的敬爱之情。诗中描绘了一位老人悠然自得的生活,以及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首联“丈人一别今何阔,菊雨兰风自岁年”,诗人用“丈人”指代老人,表达了与老人分别已经很久,但时间并没有冲淡他对老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菊雨兰风描绘了老人生活的环境,表达了老人的生活恬静、自然。 颔联“茅屋归来思叙旧,绳床老去不谈禅”,诗人回忆起与老人相聚的时光,回到他的茅屋叙旧,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深厚感情。同时,绳床老去不谈禅一句也暗示了老人已经不再追求禅意,而是过着简单、自然的生活。 颈联“世无孔子徒为尔,今愧孙登重惘然”,诗人表达了对老人的敬仰之情。孔子和孙登都是古代的智者,诗人用他们来比喻老人,表达了老人智慧、淡然的态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老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老人的遗憾之情。 尾联“幸有阳城山水在,更留佳处待夤缘”,诗人希望阳城山水能够留下老人的足迹,等待有缘之人前来拜访。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老人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老人的敬爱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丈人一别今何阔,菊雨兰风自岁年。
茅屋归来思叙旧,绳床老去不谈禅。
世无孔子徒为尔,今愧孙登重惘然。
幸有阳城山水在,更留佳处待夤缘。
作者介绍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关键词解释

  • 阳城

    读音:yáng chéng

    繁体字:陽城

    意思:(阳城,阳城)

     1.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李善注:“阳城、下蔡,二县名,

  • 夤缘

    读音:yín yuán

    繁体字:夤緣

    英语:make use of one\'s connections to climb up; try to advance one

    意思:(夤缘,夤缘)

  • 山水

    读音:shān shuǐ

    繁体字:山水

    短语:光景 景 景观 景物 色

    英语:landscape

    意思:
     1.山与水。
      ▶《墨子•明鬼下》:“古今之

  • 幸有

    读音:xìng yǒu

    繁体字:幸有

    意思:本有;正有。
      ▶唐·杜甫《曲江》诗之三:“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宋·贺铸《望湘人》词:“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 处待

    读音:chǔ dài

    繁体字:處待

    意思:(处待,处待)
    处置,对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父下凡诏书二》:“且娘娘或身有喜事者,必须开恩免其服事……如此处待,方为合体。”
      ▶邹鲁《中国同盟会》:“分别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