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阳》 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

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

意思:篱笆底部菊花只有解笑,镜中头发不禁止秋季。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重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年华流逝和人生羁旅之苦的诗。 首联“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直接点明诗人过去一年的忧虑和今年依旧的羁旅之苦,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这两句通过描绘菊花在篱笆底下唯一能够嘲笑(表达作者的苦笑)诗人,和镜中头发不禁秋霜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无奈和悲凉。 “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这两句描绘了凉风吹落宫南木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的故乡之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如同老雁般孤鸣于汉北州的无奈和悲凉。 “如许行年那可记,谩排诗句写新愁”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已逝、人生多舛的感慨,只能借诗句来排遣新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年华流逝、人生多舛的无奈和悲凉,以及对故乡之思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动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岁重阳已百忧,今年依旧叹羁游。
篱底菊花唯解笑,镜中头发不禁秋。
凉风又落宫南木,老雁孤鸣汉北州。
如许行年那可记,谩排诗句写新愁。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菊花

    读音:jú huā

    繁体字:菊花

    英语:chrysanthemum

    意思: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柄,卵形,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品种很多。供观赏,有的品种可入药。
      ▶南朝

  • 不禁

    读音:bù jīn

    繁体字:不禁

    短语:身不由己 不由自主 情不自禁

    英语:can\'t help (doing sth)

    意思:I
    准许,不禁止。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