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将军赴定州(一作送彭将军)》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意思:双旌汉飞将,万教授横戈。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送李将军赴定州(一作送彭将军)》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篇。它通过描述军旗飘扬、将士们驰骋沙场、春色边疆、黄云塞外、悲壮的鼙鼓声和烽火连天等场景,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首先,诗中提到了“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这描绘了将军的威武形象和其率领的士兵们驰骋沙场的场景。双旌在这里象征着将军的地位和权威,而授横戈则表现了士兵们为了国家而奋勇杀敌的决心。 接着,“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这两句诗描绘了边疆春色和塞外黄云的对比,表现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春色象征着和平与希望,而黄云则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荒凉。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悲壮场面。鼓鼙是古代军队的乐器之一,用于传达命令和鼓舞士气。悲绝漠则表现了边疆的荒凉和孤独,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悲惨和士兵们的痛苦。烽戍则是用来报警和传递信息的烽火台,隔长河则表现了边疆的遥远和险阻。 最后,“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不要断绝士兵们归乡的路,因为他们是国家的守护者,也是家庭的支柱。而天骄已经请求和平,这暗示着战争已经结束或者即将结束,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战争场景,展现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对和平的渴望。它不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也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飞将

    读音:fēi jiàng

    繁体字:飛將

    意思:(飞将,飞将)

     1.“飞将军”的省称。
      ▶唐·王昌龄《出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泛称敏捷善战的将领。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双旌

    读音:shuāng jīng

    繁体字:雙旌

    意思:(双旌,双旌)

     1.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抹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

  • 横戈

    读音:héng gē

    繁体字:橫戈

    意思:(横戈,横戈)
    把戈横拿着。多指作战。
      ▶唐·杜甫《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诗:“胡星坠燕地,汉将仍横戈。”
      ▶《旧唐书•马璘传》:“璘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