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思》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意思:蜀国暖曲折的溪流峡谷浪,卫娘清转阻止云歌。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春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首句“荡漾春风渌似波,惹情摇恨去傞傞。”描绘了春风中的春水,它像绿色的波浪一样荡漾,充满了生命力和活力。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他被这春水所吸引,感到心旌摇曳,充满了情感。 “燕翻永日音声好,柳舞空城意绪多。”这两句描绘了燕子的飞舞和柳树的舞蹈,它们是春天的象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空城的情感,他感到这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让他感到愉悦和兴奋。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这两句描绘了蜀地的景象,它充满了温暖和活力。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他渴望能够像卫娘一样清纯和美丽。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户外桃李的怜悯和同情。他们像仲蔚一样生活在蓬蒿之中,无法享受美好的生活。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能够摆脱困境,过上美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到愉悦和兴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荡漾春风渌似波,惹情摇恨去傞傞。
燕翻永日音声好,柳舞空城意绪多。
蜀国暖回溪峡浪,卫娘清转遏云歌。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卫娘

    读音:wèi niáng

    繁体字:衛娘

    意思:(卫娘,卫娘)
    指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她以髮美得宠。事见《汉武故事》。后因以“卫娘”借指冶容女子。
      ▶唐·李贺《浩歌》:“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髮薄不胜梳。”
      

  • 云歌

    读音:yún gē

    繁体字:雲歌

    意思:(云歌,云歌)

     1.《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卿云歌》宋·郭茂倩题解:“《尚书大传》曰:‘舜将禅禹,于时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后因用“云歌”指帝王祭祀、庆典时的颂歌。<

  • 蜀国

    读音:shǔ guó

    繁体字:蜀國

    意思:(蜀国,蜀国)
    泛指蜀地。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华阳·曾子,鼓箧来游;蜀国·颜生,抠衣请学。”
      ▶唐·刘得仁《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诗:“蜀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