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故太师和王挽诗三首》 橐皋贼阵蹙,瓜步敌锋摧。

橐皋贼阵蹙,瓜步敌锋摧。

意思:橐皋贼阵缩小,瓜步敌锐气受挫。

出自作者[宋]韩元吉的《故太师和王挽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场面,表达了对战争的哀悼和对无辜生命的同情。 首句“淮右偏师出,江津督府开”描绘了战争的背景和规模,淮右的一支军队出征,江津的督府负责指挥这场战争。淮右是古地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安徽淮河流域一带,而江津则是长江的重要渡口之一。这两句诗交代了战争的地点和指挥者的身份,为后续的描写提供了基础。 “橐皋贼阵蹙,瓜步敌锋摧”是对战争场面的描绘,描述了敌我双方在橐皋和瓜步的激烈战斗。橐皋和瓜步是两个地名,分别在战争的双方所在地,这里用“贼阵蹙”和“敌锋摧”来形容战斗的激烈和惨烈。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感官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状。 “宝剑畴能举,神旗怅莫回”是对战争结果的反思,表达了对战争的哀悼和对无辜生命的同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战争中的英勇和悲壮,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哀叹。宝剑和神旗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和标志,这里用“畴能举”和“怅莫回”来表达对战争的无力和无奈。 最后,“悲风苕水路,千载有余哀”是对战争的总结和感慨,表达了对战争的哀悼和对和平的渴望。苕水是长江的一条支流,这里用“悲风苕水路”来形容战争的悲惨结局。千载有余哀则表达了对战争给无辜生命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的深深哀悼。 整首诗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惨烈场面,表达了对战争的哀悼和对无辜生命的同情。通过对比、反思和感慨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考价值,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淮右偏师出,江津督府开。
橐皋贼阵蹙,瓜步敌锋摧。
宝剑畴能举,神旗怅莫回。
悲风苕水路,千载有余哀。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存词80余首。

关键词解释

  • 橐皋

    引用解释

    地名。今作 柘皋 ,在 安徽省 巢湖市 境。《春秋·哀公十二年》:“公会 吴 於 橐皋 。” 杜预 注:“ 橐皋 ,在 淮南 逡遒县 东南。” 陆德明 释文:“橐,章夜切。”

    读音:tuó gāo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