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愁》 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

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

意思:春季万物与愁客,遇到时各有不同。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春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日暮两寂寞,飘然亦同归。》以一种深情的笔调,描绘了春天景物与愁客的遭遇,两者在相遇时各有违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 首两句“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诗人以春物与愁客相遇,描绘出一种既生机盎然又充满哀伤的场景。春物在诗人笔下是鲜活而具有情感的,它们在遇到诗人时,各自有违离之意。这里,“春物”和“愁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象,一个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一个是满怀愁绪的诗人自身。两者相遇时各有违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痛苦。花是春天的象征,而“故花”则代表着过去的春天,象征着过去的欢乐和美好。然而,这些过去的欢乐已经逝去,新的花朵已经不再开放,只剩下凋零的枝头和落英缤纷的花瓣。而“新泪落故衣”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眼泪是新产生的情感,它代表着新的哀伤和痛苦,而“故衣”则代表着过去的美好回忆。 “日暮两寂寞,飘然亦同归。”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日暮时分,诗人感到孤独和寂寞。这种孤独和寂寞不仅来自于外在的环境,更来自于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飘然”二字更是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无助,他无法抗拒春天的离去,只能选择默默接受,然后与春天一起归去。 整首诗以春物和愁客的相遇为线索,通过描绘花落泪干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伤和无奈的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物与愁客,遇时各有违。
故花辞新枝,新泪落故衣。
日暮两寂寞,飘然亦同归。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春物

    读音:chūn wù

    繁体字:春物

    意思:
     1.春日的景物。常指花卉;花朵。
      ▶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
      ▶唐·张乔《杨花落》诗:“北斗南回春物老,红英落尽绿尚早。”

  • 客遇

    读音:kè yù

    繁体字:客遇

    意思:以宾客相待。
      ▶《汉书•李广传》:“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
      ▶《汉书•李广传》:“李绪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匈奴攻之,绪降,而单于客遇绪,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