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迁莺·边城寒早》 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意思:命令群臣的意见,依赖侵犯公用力拉,亲自施行上天的惩罚。

出自作者[宋]李纲的《喜迁莺·边城寒早》

全文赏析

[创作背景]这首咏史词记的是北宋真宗时的「澶渊之盟」,作者借咏史以讽喻现实。

[内容评析]上片首句至「欲幸坤维江表」,写契丹族辽国大军深入宋境,真宗无法应付。这正如词中所说的「庙堂折冲无策」。这句说,真宗虽召集群臣商议御敌对策,却无良计。他打算迁都成都,弃京城而南逃。「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写寇准力请皇帝亲自带兵抗击辽军。真宗迫不得已,勉强亲自出征澶州(今河南濮阳)。下片写皇帝的亲征,果然给予抗辽官兵以极大鼓舞,宋军士气大振,在澶州城下一举打败了敌人,并射死辽国统军萧挞览。这正如词中所说:「箭发狄酋难保」。这一仗重创辽军,迫使辽国不得不求和。就在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宋辽两国互立誓书,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作此词时,宋朝国难当头,随时有覆灭的危险。而无论是钦宗还是高宗,都以避敌为宗旨,多次弃京出逃。李纲屡次进谏,举澶渊旧事为例,企图说服朝廷以武力抗御金兵,终未见效。此词对真宗朝的赞扬,无疑隐含着对当朝统治者的批评。

[难词注释]①坤维江表:「坤维」,指地的四角。成都远处西蜀,就此时宋的疆土而言,可谓地角天涯,故用「坤维」以喻其偏远。「江表」是指长江中下游的江南一带,自三国孙吴以来人称江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边城寒早。
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
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
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
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
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
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
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
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于仓前山椤严精舍寓所,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关键词解释

  • 行天

    读音:xíng tiān

    繁体字:行天

    意思:
     1.行空,经行天空。
      ▶《后汉书•马援传》:“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
      ▶唐·韩愈《春雪》诗:“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宋·范成大《

  • 公力

    读音:gōng lì

    繁体字:公力

    意思:
     1.官方徵用的役夫。
      ▶《宋书•王僧达传》:“﹝僧达﹞立宅于吴,多役公力。”
     
     2.共同的力量。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三章:“公议政

  • 天讨

    读音:tiān tǎo

    繁体字:天討

    意思:(天讨,天讨)
    上天的惩治。
      ▶《书•皋陶谟》:“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后以王师征伐为“天讨”,意谓禀承天意而行。
      ▶《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神旌乃顾,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