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翁信及第归江东旧隐(作方干诗,送友及》 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

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

意思:这地登临习惯,含情一送你。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送王翁信及第归江东旧隐(作方干诗,送友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独自旅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南行无俗侣,秋雁与寒云。”描绘了作者独自南行的场景,没有俗世的纷扰,只有秋雁和寒云相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清净环境的喜爱,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宁静。 “野趣自多惬,名香日总闻。”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自然风景和香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名香日总闻,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香气,也暗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品味。 “吴山中路断,浙水半江分。”这句诗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地理环境,吴山和浙水是两个地名,它们代表了作者旅行的地点和方向。中路断和半江分,形象地描绘了山和水的关系,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登临惯,暗示了作者经常旅行和登临的习惯,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含情一送君,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暗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友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行无俗侣,秋雁与寒云。
野趣自多惬,名香日总闻。
吴山中路断,浙水半江分。
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 含情

    读音:hán qíng

    繁体字:含情

    英语:amorous

    意思:怀着感情;怀着深情。
      ▶汉·王粲《公宴诗》:“今日不极懽,含情欲待谁?”唐·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眇茫

  • 此地

    读音:cǐ dì

    繁体字:此地

    意思:这里,这个地方。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诗:“此地别燕丹,壮士髮冲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初到此地,并不曾认得一个人。”
      ▶洪深《抗战十

  • 送君

    引用解释

    鼓的别称。 宋 无名氏 《致虚杂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华由,磬曰洗东,皆仙乐也。”

    读音:sòng jū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