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卢先辈》 一从分首剑江滨,南国相思寄梦频。

一从分首剑江滨,南国相思寄梦频。

意思:一个从分首剑江河畔,南国相思寄梦频。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寄卢先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而优雅的方式描绘了相思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期待。 首句“一从分首剑江滨,南国相思寄梦频。”描绘了诗人与爱人分别后,相思之情日益加深。诗人以剑江滨作为起点,象征着离别的开始,也暗示着相思之情的无尽延伸。在南国相思的背景下,诗人通过频繁的梦境来寄托对爱人的思念,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情的深度和强度。 “书去又逢商岭雪,信回应过洞庭春。”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与爱人的通信过程,其中充满了艰难和期待。诗人寄出书信后,又遇到了商岭的大雪,等待回信的期间又度过了洞庭湖的春天,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持久。 “关河日日悲长路,霄汉年年望后尘。”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相思之苦和长途跋涉的艰辛。诗人每天都在关河之间奔波,感到无尽的悲伤和孤独。而每年的霄汉之行也让他对爱人的思念更加深刻。 最后,“愿指丹梯曾到处,莫教犹作独迷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期待。他希望爱人能够找到那条通往他的路,不要迷失方向。这里诗人用“丹梯”象征着通往爱情的阶梯,同时也暗示着爱情的希望和美好。 整首诗以深情而优雅的方式表达了相思之情,通过描绘离别、通信、奔波和期待等情感过程,展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期待。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剑江滨、南国相思、商岭、洞庭湖、关河、霄汉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从分首剑江滨,南国相思寄梦频。
书去又逢商岭雪,信回应过洞庭春。
关河日日悲长路,霄汉年年望后尘。
愿指丹梯曾到处,莫教犹作独迷人。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南国

    读音:nán guó

    繁体字:南國

    英语:southland

    意思:(南国,南国)

     1.古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 相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相思

    英语:love knot

    意思: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一从

    读音:yī cóng

    繁体字:一從

    意思:(一从,一从)

     1.全都服从。
      ▶《韩非子•扬权》:“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
      ▶陈奇猷集释:“一从犹言皆从也。”
     

  • 分首

    读音:fēn shǒu

    繁体字:分首

    意思:离别。
      ▶南朝·梁·沈约《襄阳白铜鞮》诗:“分首桃林岸,送别岘山头。”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
      ▶

  • 国相

    读音:guó xiāng

    繁体字:國相

    意思:(国相,国相)

     1.古时辅政的大臣。
      ▶《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2.比喻具有辅国之才的人。
      ▶《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