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葵花二首》 植物虽微性有常,人心翻覆至难量。

植物虽微性有常,人心翻覆至难量。

意思:植物虽然微性有规律,人心中反覆到难以估量。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葵花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人性和植物生命的不同,以及忠诚和背叛的价值。通过对比李陵和卫律的命运,以及葵花对太阳的忠诚,诗人表达了对人性的失望和对忠诚的赞美。 首句“植物虽微性有常,人心翻覆至难量。”中,诗人以植物的特性比喻人性的复杂多变。植物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这是它们的“常性”。然而,人心却常常因为各种因素(如利益、权力、情感等)而改变,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是“翻覆”。这种对比突出了人性的复杂和难以捉摸。 “李陵卫律阴山死,不似葵花识太阳。”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人性和植物生命的不同。李陵和卫律都是汉朝的将领,他们在阴山之战中为汉朝而战。然而,他们因为忠诚和背叛的不同选择,走向了不同的命运。李陵英勇战死,他的忠诚得到了认可。而卫律却因背叛汉朝而被处死。这种命运与葵花的忠诚形成鲜明对比。葵花在阳光下生长,对太阳有着深深的依赖和信任。它们在阳光下开花,向阳而生,永不背离。因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诚的赞美,同时也对背叛的行为表示了失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植物和人性的不同,表达了对人性的失望和对忠诚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葵花的描绘,强调了忠诚的价值,并以此批判人性的复杂和多变。这种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植物虽微性有常,人心翻覆至难量。
李陵卫律阴山死,不似葵花识太阳。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翻覆

    读音:fān fù

    繁体字:翻覆

    英语:turnover

    意思:
     1.谓反覆无常;变化不定。
      ▶晋·陆机《君子行》:“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

  • 人心

    读音:rén xīn

    繁体字:人心

    英语:popular feeling

    意思:
     1.人的心地。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 植物

    解释

    植物 zhíwù

    [plant] 构成植物界为数众多的任何有机体,其典型的特征有:无自身移动性的运动能力,不具有迅速运动反应力;缺乏明显的神经和感觉器官(虽然具有特别的刺激反应的指示感应);具有纤维素构成的细胞壁;有一个特有的营养系统,即通过叶绿体的光合

  • 常人

    读音:cháng rén

    繁体字:常人

    意思:
     1.守常道不变的人。
      ▶《书•立政》:“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蔡·沈集传:“常人,常德之人也。”
     
     2.平常的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