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蒋庄楼居一首》 残荷犹出涨,丛竹自飞声。

残荷犹出涨,丛竹自飞声。

意思:残荷叶还出现上涨,丛生竹自飞声。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蒋庄楼居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听雨宜宵寐,看云得晓晴》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寓言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联“听雨宜宵寐,看云得晓晴”,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夜晚听雨和清晨看云。这两句诗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生动的画面。 颔联“残荷犹出涨,丛竹自飞声”,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残荷仍在涨水之中,说明雨势未停;丛竹自然发出声响,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颈联“塔势惊雄直,山光已满盈”,笔锋一转,描绘了雄伟的塔势和满盈的山光。这一联给人一种惊奇和震撼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赞美。 尾联“一楼谁主客,题壁护芝瑛”,通过描绘廉庄所居的楼阁,表达了作者对廉庄夫妇的敬仰之情。这一联既是对廉庄夫妇的赞美,也是对他们高尚品格的赞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寓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通过对廉庄夫妇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听雨宜宵寐,看云得晓晴。
残荷犹出涨,丛竹自飞声。
塔势惊雄直,山光已满盈。
一楼谁主客,题壁护芝瑛。
(此本名廉庄为廉泉吴芝瑛夫妇所居今归将国榜)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飞声

    读音:fēi shēng

    繁体字:飛聲

    意思:(飞声,飞声)
    犹扬名。
      ▶汉·张衡《思玄赋》:“有无言而不酬兮,又何往而不复;盍远迹以飞声兮,孰谓时之可蓄。”
      ▶《宋书•礼志三》:“所以职祭罔愆,气令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