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
意思:解组同归荣耀国家,剖符仍能奉安车。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章氏郡君挽词〈子厚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冯唐和李白的晚年归隐之举,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德和深厚功德的敬仰之情。
首联“冯唐垂老郎潜后,李白风流罢直余。”通过冯唐和李白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冯唐是汉武帝时期的人物,他虽然年老,但仍然受到重用,李白则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晚年也选择了归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两位晚年的归隐之举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
颔联“解组同归荣故国,剖符仍得奉安舆。”表达了两位历史人物归隐后仍然受到人们的敬重和爱戴。他们解下官印,回到故乡,仍然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照顾。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归隐之举的赞美之情。
颈联“家声未替三公旧,葬客应倾数郡车。”进一步赞美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家声和功德。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们的家声仍然不减当年,葬客也倾数郡车,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历史人物的功德和影响的高度评价。
尾联“德映闺门人莫见,埋文子细列幽墟。”最后两句诗是对两位历史人物品德的赞美和赞美之情的表现。他们品德高尚,深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冯唐和李白晚年的归隐之举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深厚功德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典故、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归隐之举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