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意思:昨夜风兼雨,帘幕飒飒秋天的风声。

出自作者[唐]李煜的《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全文创作背景

李煜的《乌夜啼·昨夜风兼雨》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李煜是南唐的末代君主,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南唐为宋朝所灭,李煜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过上了囚徒生活。他的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这首词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作者介绍 李煜简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关键词解释

  • 秋声

    读音:qiū shēng

    繁体字:秋聲

    英语:autumn sound

    意思:(秋声,秋声)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 飒飒

    读音:sà sà

    繁体字:颯颯

    英语:sough; rustle

    意思:(飒飒,飒飒)

     1.象声词。
      ▶《楚辞•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 雨帘

    读音:yǔ lián

    繁体字:雨簾

    意思:(雨帘,雨帘)

     1.挡雨的帘子。
      ▶唐·李商隐《燕臺•夏》诗:“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宋·范成大《嘲蚊四十韵》:“雨帘绣浪卷,风烛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