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亦作“ 英蘂 ”。 花;鲜艳的花。 晋 刘琨 《答卢谌》诗:“英蘂夏落,毒卉冬敷。”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开元 、 天寳 中,有 崔书生 者,於 东周 逻谷口 居,好植花竹,乃於户外别蒔名花,春暮之时,英蕊芬郁,远闻百步。”
读音:yīng ruǐ
读音:xiāng chén
繁体字:香塵
意思:(香尘,香尘) 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石崇﹞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 ▶唐·沈佺期
读音:sì zhào
繁体字:四照
意思: 1.(光华)照耀四方。 ▶《山海经•南山经》:“﹝招摇之山﹞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郭璞注:“言有光燄也。”
读音:sān yīng
繁体字:三英
意思: 1.古代皮衣上的饰物。 ▶明·何景明《七述》诗:“灿三英以外饰,诚五紽之可羞。” 2.三位英才。 ▶南朝·梁·任昉《九日侍宴乐游苑》
读音:xīn lǜ
繁体字:新綠
短语:浅绿色 绿色 黄绿色
英语:verdure
意思:(新绿,新绿) 1.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