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

意思:家山见初月,山林寂静无尘。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幅宁静、清新的山林月夜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欣赏和对往事的怀念。 首句“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描绘了诗人看到家乡的山峦上初升的月亮,山林之间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尘世的喧嚣。这句诗通过“初月”、“林壑”、“悄无尘”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山林间的微风和月光的清凉。 “幽境此何夕,清光如为人。”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月光的独特感受和情感。这里,“幽境”和“清光”都是对月夜山林的赞美,而“何夕”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美景的惊讶和欣喜之情。诗人似乎在问自己:这样的幽静之境,这样的清光如此特别,怎么会只出现在今晚呢?这种反问的表达方式,更加突显了诗人对月夜山林的喜爱和赞美。 “潭空破镜入,风动翠蛾嚬。”这两句诗描绘了月光下的水潭和风中的树叶。月光如破镜一般洒落水潭,水面波光粼粼;风吹动树叶,仿佛是女子皱起的眉头,形象生动。这两句诗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两句“会向琐窗望,追思伊洛滨。”是诗人的想象和感慨。诗人似乎在想象自己坐在屋子的窗户边,望着月光下的山林,回忆起曾经在伊洛滨(伊洛为伊河流域,在洛阳附近,这里可能指诗人故乡)的往事。这种想象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往事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故乡和往事的深深怀念。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
幽境此何夕,清光如为人。
潭空破镜入,风动翠蛾嚬。
会向琐窗望,追思伊洛滨。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家山

    读音:jiā shān

    繁体字:家山

    意思:谓故乡。
      ▶唐·钱起《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梅尧臣《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越溪阴,家山镜湖畔。”
      ▶

  • 无尘

    读音:wú chén

    繁体字:無塵

    意思:(无尘,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崔橹《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杜荀鹤《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

  • 初月

    读音:chū yuè

    繁体字:初月

    英语:crescent (moon)

    意思:
     1.新月。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五》:“碧楼冥初月,罗绮垂新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