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不灵尤怪事,竟将腔血洒燕京。
意思:脑子不灵尤其奇怪事情,最后将胸腔血洒在北京。
出自作者[明]徐渭的《读文信公仙岩祠集焚吊》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反思和爱国情怀。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天意的质疑,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反思。
首联“每疑天意不分明,枉杀呼天问屈平”表达了诗人对天意的质疑和对屈平的同情。屈平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因遭奸臣陷害而被流放。他在流放过程中,不断地呼天问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天意的怀疑,认为天意未必明朗,甚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屈平的悲剧。同时,他也对屈平的遭遇表示同情,认为他是一个被冤枉的好人,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
颔联“诸葛既难扶后主,庐陵何用产先生”是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在蜀汉后期无法挽救国家的命运,最终病逝于任上。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后主刘禅的昏庸无能表示了无奈和遗憾。庐陵是东晋名将陆逊的封地,他曾辅佐孙策之子孙权,为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做出了贡献。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庐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对先生(指诸葛亮)的功绩表示了肯定和赞赏。
颈联“停舟此夜艰危地,出户当年叹息声”描绘了诗人停船在艰危之地时的感慨。这里的“艰危地”指的是当时国家所处的艰难危险局面。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同时也对过去的岁月表示了怀念和叹息。
尾联“脑子不灵尤怪事,竟将腔血洒燕京”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评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诗人认为如果人们的思想不灵光,那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更令人惊讶的是,有人竟然将自己的鲜血洒在燕京(今北京),这表明他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反思,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天意的质疑,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评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