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汉阳即事》 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

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

意思:《九歌》有深意,把佩就说回去。

出自作者[唐]储光羲的《汉阳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楚国千里远,孰知方寸违。春游欢有客,夕寝赋无衣。江水带冰绿,桃花随雨飞。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楚国的思念,对春日游玩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首联“楚国千里远,孰知方寸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楚国的深深思念。诗人将楚国比作千里之外的远方,表达了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深切。而“孰知”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远方的好奇和向往。同时,“方寸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即对远方和故乡的矛盾情感。 颔联“春游欢有客,夕寝赋无衣”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游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春游是春天的美好活动,诗人用“欢有客”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欢乐。而“夕寝赋无衣”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无需担心外界的威胁。 颈联“江水带冰绿,桃花随雨飞”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江水带冰,桃花随雨,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尾联“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归宿和人生追求。“九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这里诗人用它来象征自己的情感和人生追求。诗人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够得到寄托和归宿,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有所作为和贡献。“捐佩乃言归”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楚国的思念,对春日游玩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和情感归宿的思考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国千里远,孰知方寸违。
春游欢有客,夕寝赋无衣。
江水带冰绿,桃花随雨飞。
九歌有深意,捐佩乃言归。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关键词解释

  • 九歌

    读音:jiǔ gē

    繁体字:九歌

    英语:Jiuge

    意思:
     1.古代乐曲。相传为禹时乐歌。
      ▶《左传•文公七年》:“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
      ▶《楚辞•离骚》

  • 深意

    读音:shēn yì

    繁体字:深意

    英语:inwardness

    意思:深刻的含意;深微的用意。
      ▶《后汉书•儒林传下•李育》:“尝读《左氏传》,虽乐文采,然谓不得圣人深意。”
      ▶唐

  • 言归

    引用解释

    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 毛 传:“言,我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 奘 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 清 万寿祺 《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

    2.《诗·周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