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病起窥园十绝》 若非病起临池水,白尽须眉不自知。

若非病起临池水,白尽须眉不自知。

意思:如果不是病起到池中的水,眉毛白都不知道。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病起窥园十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久匣菱花懒一窥,都忘挟弹洛阳时。若非病起临池水,白尽须眉不自知。》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岁月流逝和人生变化的生动画面。 首句“久匣菱花懒一窥,都忘挟弹洛阳时”,诗人似乎在诉说,长久以来,他一直把菱花镜匣深藏,不愿去打开它,这似乎暗示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无奈。他忘记了曾经在洛阳带着弹弓出游的日子,这可能象征着他已经忘记了曾经的年轻和轻狂。 “若非病起临池水,白尽须眉不自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变化。如果不是因为生病而起,他可能还不会注意到自己的头发和胡子已经变得如此的白,如此的浓密,以至于他自己都无法辨识。这不仅描绘了生理上的变化,也暗示了心理上的变化,诗人可能开始意识到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整首诗以一种淡然、内省的语气,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深深感慨。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强烈的情感宣泄,只有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接受和深深的思考。这种内省和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哲理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哲理和内省的诗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生活的变化,接受岁月的流逝,珍惜每一个现在,因为每一个现在都是构成我们人生的组成部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久匣菱花懒一窥,都忘挟弹洛阳时。
若非病起临池水,白尽须眉不自知。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临池

    读音:lín chí

    繁体字:臨池

    英语:at the pond; practicing calligraphy

    意思:(临池,临池)
    《晋书•卫恒传》:“汉兴而有草书……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

  • 须眉

    读音:xū méi

    繁体字:須眉

    短语:士 男儿 汉

    英语:a man

    意思:(须眉,须眉)
    亦作“须麋”。
     
     1.鬍子和眉毛。
      ▶《

  • 若非

    读音:ruò fēi

    繁体字:若非

    英语:but that

    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后汉书•卓茂传》:“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唐·李白《清平调词》之一:“若非群玉山

  • 病起

    读音:bìng qǐ

    繁体字:病起

    意思:病愈。
      ▶宋·苏舜钦《病起》诗:“吴天摇落奈愁何,病起风前白髮多。争得松江变醇酒,拍浮终日恣酣歌。”

    解释:1.病愈。

  • 自知

    读音:zì zhī

    繁体字:自知

    英语:know

    意思:
     1.认识自己;自己明瞭。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鲁昭公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