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凭危阑,斜阳红欲敛。
意思:闲凭危阑,夕阳红想收。
出自作者[宋]赵师侠的《关河令/清商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
首先,诗的开头“亭皋霜重飞叶满”就给人一种深深的秋意。霜重的秋天,落叶满地,为整个场景定下了凄凉的基调。而“飞叶”二字,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让人感到一种无可挽回的哀愁。
“听西风断雁”一句,更增添了秋天的萧瑟气氛。西风呼啸,孤雁哀鸣,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离别和相思,也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闲凭危阑,斜阳红欲敛”这两句描绘了一个人在亭台上凭栏远眺的场景。夕阳西下,天色渐暗,他(她)静静地倚着栏杆,看着夕阳一点点落下,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
“行人归期太晚”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离别和相思。行人的归期太晚,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他(她)可能因为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离开了家乡,而归期却迟迟不来,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焦虑和无助。
“误仿佛、征帆几点”进一步表达了这种相思之苦。他(她)误以为远处的几点帆影是归来的行船,但实际上却发现这只是自己的错觉。这种错觉让人更加感到相思之苦,也更加加深了离别的痛苦。
“水远连天,愁云遮望眼”最后两句描绘了远方的景象:水天相接,云雾缭绕,让人无法看到归乡的船只。这种景象更加深了诗人的愁苦之情,也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诗人通过对场景的描绘和细节的刻画,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也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共鸣和同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风送入斜阳。-- 出自《诉衷情·孤城寒角韵悠》作者:[元]丘处机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暮。--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芳草斜阳路。-- 出自《点绛唇·分袂情怀》作者:[宋]陈允平
- 帆影斜阳里。-- 出自《贺新郎·帆影斜阳里》作者:[宋]黎廷瑞
- 芳草斜阳笛。-- 出自《点绛唇·绿染春波》作者:[宋]李莱老
- 斜阳目断。--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陆留
-
闲凭画阑搔首。-- 出自《清平乐·风韶雨秀》作者:[宋]徐逸
-
闲凭绣床呵手。-- 出自《谒金门·人病酒》作者:[宋]赵闻礼
- 阑干来此闲凭。-- 出自《西河·花最盛》作者:[宋]张炎
- 闲凭薰笼无力。-- 出自《谒金门·柳丝碧》作者:[宋]陈克
- 闲凭曲槛常忘去。-- 出自《登荔枝楼》作者:[宋]陆游
- 危阑暮。-- 出自《点绛唇·轻艳盈盈》作者:[宋]朱雍
- 危阑静倚。-- 出自《齐天乐·晚云知有关山念》作者:[宋]高观国
- 醉袖抚危阑。-- 出自《卖花声 题岳阳楼》作者:[宋]张舜民
- 终日倚危阑。-- 出自《菩萨蛮·楼前曲浪归桡急》作者:[宋]侯置
- 凭暖危阑久。-- 出自《玉女摇仙佩》作者:[宋]朱雍
- 终日倚危阑。-- 出自《菩萨蛮 湖上即事》作者:[元]刘因
- 独倚危阑久。-- 出自《卜算子慢·桃花院落》作者:[唐]钟辐
- 倚危阑、暮云千里。-- 出自《夜行船·红溅罗裙三月二》作者:[宋]黄机
- 小桥红欲满。-- 出自《谒金门·莺树暖》作者:[宋]翁元龙
- 林叶静、疏红欲遍。-- 出自《殢人娇》作者:[宋]晏殊
- 剪翠妆红欲就。-- 出自《雨中花/夜行船》作者:[宋]晏殊
- 满眼芙蓉红欲滴。-- 出自《减字木兰花·西风淅淅》作者:[宋]黄机
- 红欲断、杏开素面。-- 出自《东风第一枝·巧沁兰心》作者:[宋]史达祖
- 腻脸羞红欲透。-- 出自《清平乐·长条依旧》作者:[宋]袁去华
- 翠敛愁眉。-- 出自《风入松·一宵风雨送春归》作者:[宋]康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