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邑从来号别都,能容无状久安居。
意思:洛邑从来号别都,能容忍无礼长久安居。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依韵和宋都官惠鬯棕拂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洛邑从来号别都,能容无状久安居。众蚊多少成雷处,一拂何由议扫除。》,作者不详。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洛邑的,洛邑是古代中国的都城之一,也是现代河南省洛阳市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首句“洛邑从来号别都”,表达了作者对洛邑历史的了解和尊重,认为洛邑自古以来就是一处重要的别都,即分都或副都,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能容无状久安居”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洛邑现状的看法,即对于那些无法遵守社会规范的人,洛邑能够容纳他们并让他们长久地居住下来。这可能暗示了洛邑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一面。
“众蚊多少成雷处”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洛邑比作一个蚊群聚集的地方,一旦聚集得足够多,就会形成轰鸣的雷声。这表达了作者对洛邑现状的另一种看法,即虽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人群,但只要他们聚集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拂何由议扫除”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如何解决洛邑存在的问题的疑虑和困惑。这里的“一拂”可能指的是一次轻微的拂拭或尝试,但作者对于如何有效地清除那些不规范的行为和人群感到困惑,因此无法确定是否能够成功地清除他们。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洛邑历史、现状和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困惑,同时也表达了对洛邑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赞赏。尽管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人群,但作者仍然希望通过努力和尝试来解决这些问题,使洛邑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