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羊寄邓先生俊(二首)》 行客自知无岁暮,飞鸿不记有家归。

行客自知无岁暮,飞鸿不记有家归。

意思:旅客知道自己没有年终,飞鸿不记得有家归。

出自作者[明]庄昶的《五羊寄邓先生俊(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远去江湖志不违》是一首描绘诗人远离尘世纷争,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然的诗篇。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气质。 首联“远去江湖志不违,今来未觉昔来非”,诗人以一种自嘲和自我调侃的语气,表达了自己远离江湖纷争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转变。这一联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释然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颔联“眼穿海日笼沙白,足倚薰笼贮火微”,描绘了诗人远离尘世,独自在海边等待日出时的情景。诗人眼中的海日如笼沙白,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而倚着薰笼、燃着微火,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颈联“行客自知无岁暮,飞鸿不记有家归”,诗人以行客自嘲,表达了自己对岁月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尽管身处行客之身,诗人却并不感到悲观,因为他知道岁月的流逝无法阻挡。然而,飞鸿不记有家归的描述,却也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奈。 尾联“脚跟自有平生路,未许缁尘点素衣”,诗人以坚定的语气表达了自己不会轻易被世俗污染的决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质。这一联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远离尘世、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气质,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远去江湖志不违,今来未觉昔来非。
眼穿海日笼沙白,足倚薰笼贮火微。
行客自知无岁暮,飞鸿不记有家归。
脚跟自有平生路,未许缁尘点素衣。

关键词解释

  • 岁暮

    读音:suì mù

    繁体字:歲暮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天年 老年 余年 夕阳

    英语:close of the years

    意思:(岁暮

  • 飞鸿

    读音:fēi hóng

    繁体字:飛鴻

    英语:flying letter

    意思:(飞鸿,飞鸿)

     1.指画有鸿雁的旗。
      ▶《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 自知

    读音:zì zhī

    繁体字:自知

    英语:know

    意思:
     1.认识自己;自己明瞭。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鲁昭公曰

  • 行客

    读音:xíng kè

    繁体字:行客

    意思:
     1.行旅;客居。
      ▶汉·刘向《列女传•阿谷处女》:“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资财,弃于野鄙。”
      ▶《后汉书•儒林传下•服虔》:“举孝廉,稍迁,中平末,拜九江

  • 无岁

    引用解释

    谓荒年。《后汉书·郎顗传》:“﹝ 顗 ﹞并陈消灾之术曰……‘靁者号令,其德生养。号令殆废,当生而杀,则靁反作,其时无岁。’” 李贤 注:“雷以冬鸣,则岁飢也。” 唐 张说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诗:“ 河 朔 人无岁, 荆 南义廪开。”

    读音:wú su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