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叙怀二首》 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

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

意思:已了正直的人,平生壮图失。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叙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赠刘景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这首诗是作者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希望他能保持高洁的情操,不因生活的艰难而改变。 首段写景文年轻时勤奋读书,追慕古人,立志高远。第二段写景文虽然目前生活贫困,但内心有如怀揣美玉,不失高贵气质。第三段赞扬景文志向远大,不因贫贱而改变,感谢生活给予他这样的环境。第四段写景文晚年虽然职位卑微,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被世俗所左右。 这首诗的用词精准,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刘景文的深厚友情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德、理想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热爱,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好诗。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即无论生活如何艰难,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原则,要保持高洁的情操和坚定的信念。这种价值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弱岁读群史,抗迹追古人。
被褐有怀玉,佩印从负薪。
志合岂兄弟,道行无贱贫。
孤根亦何赖,感激此为邻。
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
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
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朮。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平生

    读音:píng shēng

    繁体字:平生

    短语:固 一向 有史以来 向来 素 素来 自来 从 根本 历来 从来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l one\'s life

  • 已矣

    读音:yǐ yǐ

    繁体字:已矣

    英语:finish

    意思:
     1.完了;逝去。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
      ▶宋·王安石《伤杜醇》诗:“

  • 直躬

    引用解释

    1.以直道立身。《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直躬,直身而行也。” 唐 钱起 《长安旅宿》诗:“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闕。”《宋史·赵普传》:“必须公正之人典掌衡轴,直躬敢言,以辨得失。”

    2.指《论语》中提到的证其父攘羊的人。《庄子·盗跖》:“ 直躬 证父, 尾生 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