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湖杂兴二首》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意思:走到柳限松影下,恰好才闻得两三声。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西湖杂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城中无处听蝉鸣,短策轻鞋晚出城。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蝉鸣的声音和诗人漫步城中的场景,给人以宁静、悠闲之感。 首句“城中无处听蝉鸣,短策轻鞋晚出城”中,“无处听蝉鸣”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城市喧嚣之外的场景,而“晚出城”则给人一种悠闲、宁静的感觉。诗人穿着轻便的鞋子,轻装简行,独自漫步在黄昏时分的城市中,这为下面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第二句“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漫步城中的场景。他走到柳树和松树的林荫下,这是蝉鸣最为常见的地方,而此刻他才偶然听到两三声蝉鸣。这一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宁静和悠远,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在这个环境中独处的宁静和自在。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描绘细致,通过听觉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蝉鸣的美妙和宁静。同时,诗人的悠闲和自在也通过他的行动和环境得到了展现。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悠闲、舒适的感觉,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人的心情和环境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蝉鸣和诗人漫步城中的场景,展现了城市中的宁静和悠闲,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城中无处听蝉鸣,短策轻鞋晚出城。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作者介绍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关键词解释

  • 闻得

    读音:wén de

    繁体字:聞得

    意思:(闻得,闻得)

     1.听说。
      ▶《水浒传》第五八回:“我也曾闻得史进大名,若得吾师去请他来,最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闻得他做了官,便

  • 松影

    读音:sōng yǐng

    繁体字:鬆影

    意思:松树的树阴。
      ▶唐·白居易《桥亭卯饮》诗:“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面醉初醒。”
      ▶元·尹廷高《翁村翠流阁》诗:“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
      ▶明·刘基《

  • 两三

    读音:liǎng sān

    繁体字:兩三

    意思:(两三,两三)
    几个。表示少量。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皎然《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

  • 三声

    读音:sān shēng

    繁体字:三聲

    意思:(三声,三声)
    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三声既全,五彩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