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太守答诗莱州》 譬如涉春波,渺不知涯岸。

譬如涉春波,渺不知涯岸。

意思:比如到春波,渺茫不知涯岸。

出自作者[宋]郑侠的《谢太守答诗莱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独坐读书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闲齐掩书扉,疏竹间风韵”,描绘了一个人安静地坐在书房里,周围是稀疏的竹子,风过时竹叶摇曳生姿,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 颔联“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进一步描绘了人的内心状态,他独自坐着,无所事事,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仰望着高远的知识,感到苦涩而峻峭。 颈联“关关两喜鹊,如以捷来献”,用喜鹊的叫声来比喻朋友的来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接下来的几联,描绘了作者打开信件的过程,信中的内容以及读信时的感受。信件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远方友人的问候,也有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敬畏。读信的过程如同涉水过河,惊心动魄,使人感到新奇和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和友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闲齐掩书扉,疏竹间风韵。
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
关关两喜鹊,如以捷来献。
疑其喜过常,精爽抑何顿。
谓当有嘉宾,结驷问原宪。
不然亲交书,万里来问讯。
何意二千石,新书灿盈卷。
使者入衡门,红光十余仞。
衣冠出蓬室,再拜望城阃。
开缄列宿动,芒角相辉焕。
捧读未终篇,钦降已三叹。
譬如涉春波,渺不知涯岸。
又若惊雷霆,但觉目眩转。
谁言匹夫穷,陋巷一箪饭。
箧有无价珍,贵於青玉案。
昨者鄙俚辞,惟求指瑕宜。

关键词解释

  • 春波

    读音:chūn bō

    繁体字:春波

    意思:
     1.春水的波澜。
      ▶南朝·宋·谢灵运《孝感赋》:“荑柔叶于枯木,起春波于寒川。”
      ▶唐·张泌《春晚谣》:“萧关梦断无寻处,万叠春波起南浦。”
     

  • 譬如

    读音:pì rú

    繁体字:譬如

    英语:for example

    意思:
     1.比如。
      ▶《周礼•考工记•弓人》:“恒角而达,譬如终紲,非弓之利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涯岸

    读音:yá àn

    繁体字:涯岸

    意思:
     1.水边高岸。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
      ▶唐·柳宗元《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浊河清济,曾无沟洫之虞;大岘、琅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