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吴待问之蒙城簿》 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

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

意思:西来参加调合关冬天,黄色绶带风尘满足四通八达。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吴待问之蒙城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赴调合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描绘了诗人西来赴调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祖席且同开口笑”,表达了诗人虽然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但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之情。“公庭未免折腰趋”,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官场,也要遵循规则,不能免于屈从。 颔联“长安车马偏欺客,鲁国衣冠肯戏儒。”描绘了长安车马的繁华和欺客的现象,以及鲁国衣冠的儒雅和戏儒的现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自嘲。 颈联“共忆故园归计晚,旧游烟树隔重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乡的计划已经晚了的无奈和遗憾。“旧游烟树隔重湖”描绘了诗人过去的游历和故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通过描绘诗人赴调合关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
祖席且同开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趋。
长安车马偏欺客,鲁国衣冠肯戏儒。
共忆故园归计晚,旧游烟树隔重湖。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调合

    读音:tiáo hé

    繁体字:調合

    意思:(调合,调合)

     1.协调和谐。
      ▶汉·王充《论衡•定贤》:“以事君调合寡过为贤乎?夫顺阿之臣,佞幸之徒是也。”
     
     2.指使协调和谐。

  • 风尘

    读音:fēng chén

    繁体字:風塵

    英语:travel fatigue

    意思:(风尘,风尘)

     1.被风扬起的尘土。
      ▶汉·焦赣《易林•坎之咸》:“风尘暝迷,不见南北,行

  • 赴调

    读音:fù diào

    繁体字:赴調

    意思:(赴调,赴调)
    指前往吏部听候迁调。
      ▶《金史•宣宗纪上》:“吏部秋冬置选南京,春夏置选中都,赴调者不便,请併选于南京。”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宋·干道

  • 合关

    读音:hé guān

    繁体字:合關

    意思:(合关,合关)
    相关涉。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二年》:“方今多事,理宜博谋,侍从、两省官,每日一到都堂,遇合关臺谏者,亦许会议。”

    解释

  • 九衢

    读音:jiǔ qú

    繁体字:九衢

    意思:
     1.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楚辞•天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王逸注:“九交道曰衢。”
      ▶游国恩纂义:“靡蓱九衢,即谓其分散如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