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意思: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回忆翠微。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友情的深深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垂钓图景,宅边的秋水与苔矶相浸,诗人每日持竿垂钓,乐而忘返。这一联以秋水、苔矶、持竿者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秋日垂钓图,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颔联“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通过杨柳、风、潮水、蒹葭、霜冷、雁等元素,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征,进一步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颈联“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诗人以重嘶的匹马、红叶的吟诗声、疏钟的声音,描绘出一种既有动感又有音色的秋日景象,使人仿佛能听到、看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同时,通过“忆翠微”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怀念。 尾联“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诗人以满楼的月光和故人相见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沾衣,表现了故人相见的感动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宅边秋水浸苔矶,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
今夜秦城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翠微

    读音:cuì wēi

    繁体字:翠微

    英语:blue mountain mists

    意思: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 疏钟

    读音:shū zhōng

    繁体字:疏鍾

    意思:(疏钟,疏钟)
    稀疏的钟声。
      ▶清·陈廷敬《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长乐远疏钟。”

    解释:1.亦作\"踈钟

  • 红叶

    读音:hóng yè

    繁体字:紅葉

    英语:red autumnal leaves

    意思:(红叶,红叶)

     1.秋天,枫、槭、黄栌等树的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唐·韩愈《

  • 匹马

    读音:pǐ mǎ

    繁体字:匹馬

    意思:(匹马,匹马)
    一匹马。后常指单身一人。
      ▶《仪礼•觐礼》:“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龙驾帝服,鸣钟传鼓于清渭之上,南面而朝单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