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兴十首》 老子暮年亲勘破,束书阁上不须看。

老子暮年亲勘破,束书阁上不须看。

意思:老子晚年亲勘破,把书合上不需要看。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杂兴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书蹖驳承讹久,新义支离折衷难》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笔触,对古书的传承、理解、以及个人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联“古书蹖驳承讹久,新义支离折衷难”,诗人表达了对古书传承过程中错误和误解的困扰,以及对新解释或“支离”的解释难以找到“折衷”的困境。这里,“蹖驳”和“支离”都是对古书传承中错误和误解的描述,“承讹”则是对这种误解的延续和传承的描绘,“难”则表达了寻找正确理解的困难。 颔联“孔墨达观无异道,触蛮角立有争端”,诗人借孔子和墨子两位古代哲人的形象,表达了不同的理解和观点并不会导致道的分歧,真正的争端往往发生在具体的细节和立场。这一联充满了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接下来的两联“壁中科斗经传写,甕里醯鸡味笔残。老子暮年亲勘破,束书阁上不须看。”是对古书现状的描绘。一方面,壁中的经文被科斗虫侵蚀,瓮中的醯鸡囿于瓮中,无法理解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老子晚年勘破了这一切,认为无需再读,把书收在阁上。这两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古书的现状和作者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古书的敬仰和对理解的追求,同时也充满了对误解和争端的反思。它提醒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古书,去面对和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醒我们,真正的理解往往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书蹖驳承讹久,新义支离折衷难。
孔墨达观无异道,触蛮角立有争端。
壁中科斗经传写,甕里醯鸡味笔残。
老子暮年亲勘破,束书阁上不须看。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暮年

    读音:mù nián

    繁体字:暮年

    短语: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天年 夕阳 余年

    英语:old age

    意思:晚年;老年。
      ▶三国·魏·曹操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老子

    读音:lǎo zi

    繁体字:老子

    短语:父亲 爹 翁 大人 大 父 爷 爸 爹爹 爸爸

    英语:father

    意思:
     1.老年人自称。犹老夫。

  • 书阁

    读音:shū gé

    繁体字:書閣

    意思:(书阁,书阁)
    收藏书籍的地方。
      ▶唐·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之一:“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宋·郭彖《睽车志》卷一:“初霖夜坐书阁,草定建请利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