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意思:穷朋友借瘦马,慈母授征袍。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表达作者内心感受的诗。 首联“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描绘了作者清晨时分走在西郊小路上,新霜已经降临,寒气袭人,鬓发微霜的景象。这一句为全诗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颔联“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生活的艰辛。他与朋友相交,常常是贫困交加,只能借朋友之马代步;而母亲则亲手为他缝制御寒的衣物。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贫寒生活的无奈和对亲情的怀念。 颈联“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转而描绘了郊外的冬日景象:野兽出没,天寒雁飞。这一景象更加突显了冬日的荒凉和寒冷,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生活的艰难。 尾联“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作者在艰难的生活中,回忆起亲人和旧友,不禁泪流满面,泪水浸湿了前行的路途。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表达作者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生活的艰辛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慈母

    读音:cí mǔ

    繁体字:慈母

    短语:娘 妈妈 妈

    英语:loving mother

    意思:
     1.古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
      ▶《战国策•秦策二》:“

  • 贫交

    读音:pín jiāo

    繁体字:貧交

    意思:(贫交,贫交)
    贫贱时交往的朋友。
      ▶《史记•货殖列传》:“﹝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唐·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诗:“

  • 征袍

    引用解释

    1.出征将士穿的战袍。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明 杨基 《桂林与蒋张二指挥观兵》诗:“大字青旗写豹韜,连环金锁束征袍。”

    2.旅人穿的长衣。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緑阴红雨,征袍上染惹芳尘。”

    读音:zhēng páo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