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寄公仪四首》 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

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

意思: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想成图。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又寄公仪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位官员在新的职位上开始工作时的感慨和期待。 首句“紫掖新书换使符,春晴红旆照行舻”描绘了新职位的象征——新的符节和春日的晴天里,旗帜照耀着行船的场景,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前程似锦。 “曾持白简风何厉,更伏青蒲论益孤”表达了这位官员过去在旧职位上的严肃和公正,以及他对新的职责的期待和责任感。他曾手持白简,象征着法律的严肃和公正,现在他将在新的职位上继续秉持这样的原则。 “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描绘了这位官员在新的环境中,对清廉的追求和对江山的深深眷恋。他将在新的地方吟诗作赋,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最后,“闻教双鹤先归去,还到辽城似旧无”则表达了这位官员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旧地的思念。他希望双鹤能带去他的思念和祝福,让他在新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旧地的温暖和熟悉。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官员在新的职位上开始工作时的感慨和期待,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掖新书换使符,春晴红旆照行舻。
曾持白简风何厉,更伏青蒲论益孤。
月露清吟应到骨,江山别梦欲成图。
闻教双鹤先归去,还到辽城似旧无。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江山

    读音:jiāng shān

    繁体字:江山

    短语:国家 国度 邦 国

    英语:country

    意思:
     1.江河山岳。
      ▶《庄子•山木》:“彼其道远而险,又

  • 月露

    读音:yuè lù

    繁体字:月露

    意思:月光下的露滴。
      ▶唐·杜甫《贻华阳柳少府》诗:“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
      ▶仇兆鰲注:“月下之露,洗出火云。”
      ▶宋·柳永《玉蝴蝶》词:“水风轻、苹花渐老,

  • 清吟

    读音:qīng yín

    繁体字:清吟

    意思:清美的吟哦;清雅地吟诵。
      ▶唐·白居易《与梦得沽酒且约后期》诗:“闲徵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宋·曾巩《芍药厅》诗:“何如萧洒山城守,浅酌清吟济水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