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人春暮》 流年赋分长多感,尽日长思立短亭。

流年赋分长多感,尽日长思立短亭。

意思:流年赋分长多感,尽日长思立短亭。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和人春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流年赋分长多感,尽日长思立短亭。犹谢海棠花始发,似留春色向凋零。》以海棠花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首句“流年赋分长多感,尽日长思立短亭”,诗人直接点明了自己的主题,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己的感怀之情。这里的“流年”和“赋分”都是指时间的流逝,“长多感”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思考。而“尽日长思”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无休止的怀念和思考,即使是在短亭之外的片刻停留,也难以抑制内心的情感。 第二句“尽日长思立短亭”中的“短亭”是古代的一种标志性建筑,通常设在道路交叉口,是行人休息的地方。诗人在此处以短亭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思考和无尽的感慨。 第三句“犹谢海棠花始发,似留春色向凋零”,诗人以海棠花为喻,表达了生命无常的主题。海棠花在春天刚刚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开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棠花会逐渐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海棠花为引子,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流年赋分长多感,尽日长思立短亭。
犹谢海棠花始发,似留春色向凋零。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长思

    读音:cháng sī

    繁体字:長思

    意思:(长思,长思)

     1.谓思虑深远。
      ▶汉·张衡《东京赋》:“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而怀古。”
      ▶三国·魏·嵇康《琴赋》:“理重华之遗操,慨远慕而长思。

  • 流年

    读音:liú nián

    繁体字:流年

    短语:年华 时 时光 光阴 工夫 时空 日 辰 岁月 日子 时间 时刻

    英语:fleeting time

    意思:

  • 赋分

    读音:fù fēn

    繁体字:賦分

    意思:(赋分,赋分)
    天赋;资质。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
      ▶宋·岳飞《辞少保第四札》:“臣赋分谫

  • 短亭

    读音:duǎn tíng

    繁体字:短亭

    英语:pavilion which distance from the city is five li

    意思: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