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首阳山》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意思: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出自作者[唐]吴融的《首阳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首阳山》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深度解读,通过对首阳山和饿死在山上的两位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兄弟情义的赞美和对忠义之臣的敬仰。 首句“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描绘了首阳山的地理环境和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事件。诗人通过描述山和水,将读者带入那个时代,感受那种历史的沉重。而“上有两人曾饿死”则直接点出了事件的核心,让读者对这两个人的壮烈牺牲有了直观的认识。 “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这两位饿死的人的赞美。他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自己的信念和道义,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也未曾动摇。这种兄弟间的情义,更是让人感动。 “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这两位饿死的人的忠义精神,他们的行为让后人铭记在心,明白了为臣之道最重要的是义气而不是自身的安危。 “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最后两句诗,诗人以一种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那些为了利益而不顾道义,甚至出卖国家、出卖民族的人的讽刺和批判。而“精灵长在白云里”则带有一种神秘和象征的意味,似乎在暗示那些饱死的人的灵魂仍在世间游荡,时刻提醒人们记住他们的牺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首阳山和饿死在这里的两位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兄弟情义和忠义之臣的赞美,以及对那些为利益而忘义、出卖国家的人的批判。诗人的语言深沉而富有力量,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光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
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
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

关键词解释

  • 阳山

    读音:yáng shān

    繁体字:陽山

    意思:(阳山,阳山)

     1.山名。
      ▶秦·汉时称阴山最西的一段为“阳山”。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的狼山。
      ▶《史记•蒙恬列传》:“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

  • 黄河

    读音:huáng hé

    繁体字:黃河

    短语:尼罗河 莱茵河 苏伊士 辽河 多瑙河 大运河 苏伊士运河

    英语:Yellow River

    意思:(黄河,黄河)

  • 首阳

    读音:shǒu yáng

    繁体字:首陽

    意思:(首阳,首阳)
    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
      ▶《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毛传:“首阳,山名也。”
      ▶《

  • 山枕

    读音:shān zhěn

    繁体字:山枕

    意思: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等制作,中凹,两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唐·温庭筠《更漏子》词:“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宝

  • 水上

    读音:shuǐ shàng

    繁体字:水上

    意思:
     1.水面上。
      ▶《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