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苔》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意思: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出自作者[清]袁枚的《苔》
全文创作背景
袁枚的《苔》的创作背景与袁枚归隐十余年后的生活有关。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袁枚为庆祝他的恩师尹继善七十寿辰,同时受到了乾隆皇帝的赐宴和提拔,心情愉悦的袁枚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向恩师学习的志趣,同时也赞美了如苔花般虽然微小,但依然能够自豪盛开的生命力。
相关句子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 出自《牡丹芳》作者:[唐]白居易
牡丹花下连宵醉,今日闲看黑牡丹。
-- 出自《题牛图》作者:[宋]戴复古
曾过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谢便心阑。
-- 出自《睹野花思京师旧游》作者:[唐]唐末朝士
兄弟相过看牡丹,牡丹看了看东园。
-- 出自《上巳後一日,同子文、伯庄、永年步东园三首》作者:[宋]杨万里
雒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
-- 出自《赏山园牡丹有感》作者:[宋]陆游
苔花滑马蹄。
-- 出自《菩萨蛮·翠鸾不隔巫山路》作者:[宋]仇远
苔花碑字灭。
-- 出自《霜角 王陵夕照》作者:[元]张可久
苔花向我似情钟。
-- 出自《江城子·浮家重过水晶宫》作者:[宋]葛胜仲
可惜阑干,但苔花沈穗。
-- 出自《拜星月慢·雾罥觚棱》作者:[宋]彭泰翁
雨久客不过,苔花满厅事。
-- 出自《雨久》作者:[明]蔡羽
答行古苔花,徙倚望江渚。
-- 出自《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作者:[宋]林宪
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
-- 出自《南浦岁暮对酒送王十五归京》作者:[唐]白居易
吾邦会稽山水府,万壑千岩如米聚。
-- 出自《赠画师朱叔重》作者:[明]朴隐禅师
口如米火头如王,尾轻鬣短龙脊刚。
-- 出自《紫骝马·紫骝马》作者:[宋]曹勋
二尊宿,一人粗似丘山,一人细如米末。
-- 出自《偈颂一百六十首》作者:[宋]释宗杲
非小亦非大,众心量。
-- 出自《郭功父得杨次公家金书细字经求予作赞》作者:[宋]黄庭坚
吾庐虽小亦佳哉!
-- 出自《吾庐》作者:[宋]陆游
鸟驯时傍户,婢小亦吟诗。
-- 出自《书怀》作者:[宋]盛明远
波平如在地,舟小亦同龛。
-- 出自《夜泛》作者:[明]唵囕香公
高竹临清沟,轩小亦且幽。
-- 出自《高竹八首》作者:[宋]邵雍
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
-- 出自《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作者:[唐]许浑
时难自多务,职小亦求贤。
-- 出自《送薛判官之越》作者:[唐]皇甫冉
雨小亦滑道,马迟元自佳。
-- 出自《万安道中二首》作者:[宋]赵蕃
仙井浴丹开晓日,海门浮玉澹秋阴。
-- 出自《焦山寺》作者:[宋]林景熙
诗句原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直隶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关键词解释
牡丹
读音:
mǔ dān
繁体字:
牡丹
短语:
牡丹花 国色天香
英语:
peony
意思:
着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
牡丹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